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共同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实现“最高利益”,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什么计划?

(2)这个计划完成后我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请举一例。

(3)材料二、材料三所反映的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左倾”错误的表现,说说“左倾”错误主要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

(4)综合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工业化(或:实现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等(任意一个即可)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4)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等,言之有理可得分.

(1)根据材料“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工业化。我国开始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2)根据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我国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第一座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成就。(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8年发生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建设速度上的急于求成,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造成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困难。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等,言之有理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