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21:08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

题目描述

【题目】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二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值猛涨。”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农业政策调整的特点及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原因和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开始农村改革的省份,并分析当时农村改革的影响。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和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政府还给予贷款”“以待善价”等信息分析得出。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农业政策调整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其作用可以联系所学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缓解农业危机等方面来回答。(2)中国农业改革的原因,根据“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可以看出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其方式是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联系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开始农村改革的省份是安徽、四川,当时农村改革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及不利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等方面来回答。

(1)内容:限制生产(减耕减产);提供补贴;政府贷款;稳定物价。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影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缓解农业危机。(2)原因: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方式:分田到户、包产到户(或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省份:安徽、四川影响: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不利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