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下列材料摘编自2017年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的《丝绸之

题目描述

【题目】下列材料摘编自2017年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的《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一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造丝绸、制作陶瓷器、种植茶叶的国家,可以说,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明的符号,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由于大宗的中国陶瓷制品后来都经海道外销到亚、非、欧,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中国的瓷器备受西方贵族的青睐,被认为是奢侈品。

(1)丝绸之路上最具特色的商品包括哪些?这条道路是西汉时期谁率领使团开通的?材料一中的“陶瓷之路”是指那条路?

材料二   许多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实行通过考试录用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发展为科举制度,中国选拔官员的这套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被称为文官制。伏尔泰、魁奈等思想家大力呼吁西方建立文官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拔官吏的办法。随后,法国、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文官制。

(2)根据材料二,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哪种制度?在古代中国,按照这种制度录用的官吏必须把哪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材料三   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传播之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南北朝以后摩尼教、袄教、景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对侨居民族、外来宗教宽容以待,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使中华文明因海纳百川而博大精深。最终,儒、释、道三种文化合流,发展成为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

(3)依据材料三,古代中国对外来的文化持何种态度?在“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中融入了哪种外来宗教文化?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

(1)绸织品、瓷器、茶叶;张骞;海上丝绸之路.(2)中国的科举制度;儒家.(3)兼容并蓄;佛教.(4)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史实。分析材料一的“可以说,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明的符号,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可以概括出丝绸之路上最具特色的商品包括绸织品、瓷器、茶叶。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分析材料一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可知材料一中的“陶瓷之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2)此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二的“许多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实行通过考试录用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发展为科举制度,中国选拔官员的这套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被称为文官制。”表明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因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所以科举制度录用的官吏必须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二的“中国对侨居民族、外来宗教宽容以待,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使中华文明因海纳百川而博大精深。最终,儒、释、道三种文化合流,发展成为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外来的文化持兼容并蓄态度。释指的是佛教。因此,在“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中融入了佛教这种外来宗教文化。(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分析材料一的“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材料三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传播之路。”可以归纳出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