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8:28:38

从19世纪中期一20世纪初期,中国屡遭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

题目描述

【题目】从19世纪中期一20世纪初期,中国屡遭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屈辱史)

材料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2)材料二中“订得那样苛”的条约指哪一条约?这是因清政府哪次战争战败而签订的?

(探索史)

材料三: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3)材料三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4)材料四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四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 

(5)以上人物是近代中国的四位思想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他们学习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由此可看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1)据材料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是“旧船”,指的是封建制度腐朽落后,而西方“三桅战舰”指的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比我们先进;制度落后的清政府还是自然经济,落后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再加上军备废弛,所以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是必然的。(2)据材料二“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方小国值得是日本,“订得那样苛”的条约指《马关条约》。(3)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三所提到的“自强运动”可知指洋务运动,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4)由材料四“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可知,材料四中的革命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图片内容可知图一是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图二是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改革;图三是孙中山,宣扬三民主义,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图四是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宣扬民主和科学。故图一人物侧重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图二和图三人物侧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图四人物侧重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先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再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最后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由此可看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具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

(1)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再加上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等。(2)《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3)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的统治。(4)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侧重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图二和图三人物侧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图四人物侧重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