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

题目描述

【题目】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

(政治篇)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其分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的“偃”是指谁?“上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经济篇)

 

(3)根据图一和图二,请说出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领域分别有何举措?

(思想篇)

(4)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态度截然相反,他们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其共同目的是什么?

(5)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皇帝,请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话归纳他的最大功绩。

答案解析

(l)分封制  郡县制(2)主父偃 实施“推恩令”(3)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铢钱(4)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5)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1)从材料一“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废分封,立郡县(或实行郡县制)。(2)据材料二“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其分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可知,材料二中的“偃”是指主父偃;“上从其计”反映的是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 “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3)仔细观察图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反映了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流通货币。仔细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二反映了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还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这虽然有利于统一思想,但是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是,统一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战乱,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统一了文字,规定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后来又出现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统一了货币,规定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流行全国;又统一了度量衡、车辆形制等,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派蒙恬北御匈奴,修建了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等。秦始皇建立并巩固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最大的功绩是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统治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设立太学。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军事上,大规模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统一,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开创了汉朝的鼎盛局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