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为帮助博士新生们了解钱学森学长的生平,学习钱学森学长的精神,

题目描述

【题目】为帮助博士新生们了解钱学森学长的生平,学习钱学森学长的精神,大力弘扬钱老科技强国、航空救国的精神以及促进班级成员的沟通交流,2013年9月15日,科学院精心安排了博士新生集体参观钱学森图书馆的活动,对钱老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地学习体验。下面是钱学森生平事迹中的两个镜头。

材料一:1955年9月17日,经过长达五年多的斗争,饱经折磨的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不久,组织上安排钱学森去东北参观。在参观到一个小火箭试验台前时,陈赓问他:“我们能不能造出火箭、导弹来?”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

材料二:钱学森离开美国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钱学森对美国朋友和科学同行十分友好,并保持着联系,但他坚持只要美国政府不对当年“驱逐”他出境正式道歉,他今生今世绝不再去美国。

(1)材料一中钱学森的话说明了具有什么心里品质?

(2)材料二说明了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3)我们向钱学森学习,在今天日益增多的国际交往中应怎样做?

(4)今天,我们的国家日益兴旺发达,“神舟”号飞船、嫦娥系列号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请你谈谈个人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关系。

 

答案解析

(1)自信。  (2)是一个具有强烈自尊心的人,也是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人,用具体行动维护国家的尊严。   (3)自觉展示中国人的风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   (4)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会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的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试题分析:(1)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钱先生的语言判断钱先生的心理品质,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从钱先生“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这句铿锵有力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钱先生对自己、对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自信心。(2)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钱先生的精神品质,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概括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从材料中“只要美国政府不对当年“驱逐”他出境正式道歉,他今生今世绝不再去美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强烈自尊心的人 ,也是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人,用具体行动维护国家的尊严。(3)从设问看,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国际交往中怎样维护民族的尊严,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难度值中等。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要自觉展示中国人的风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4)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个人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民族尊严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难度值较大。根据所学知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会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的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