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31:31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归纳材料一中的观点?简析该观点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上重大思想解放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可以看出,材料一中的观点是信仰即可得救。该观点产生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和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来回答。(2)从材料中的“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和“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等信息可以看出,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不同,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两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的相似之处,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启蒙运动的内容,从均为批判专制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来回答。(3)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方案的不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等信息分析得出。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并联系所学当时西方的社会状况来回答。

(1)观点:信仰即可得救(或因信称义)。影响: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推动了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2)态度: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伦理道德);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3)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经济根源: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