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

题目描述

【题目】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天,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150多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 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 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材料四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五   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岛国”在19 世纪60 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实现现代化的?“弃旧图新”的结果使它逐步转变为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解决经济危机的困扰的?

(3)写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简要说明这一历史事件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具有什么作用?

(4)材料四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他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什么模式?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答案解析

(1)实行明治维新(1分);资本主义(1分)(2)实行罗斯福新政(1分)(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分);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实行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或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4)新经济政策(1分) 斯大林模式(1分)(5)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任答1点,2分);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任答1点,2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材料一中的“岛国”指的是日本。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2)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显著成效。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l861年改革的认识。俄国l861年改革中颁布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俄国l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4)此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相关知识点。1921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联系起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36年形成的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5)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后逐步开放内地。中国在对外开放中,通过以上措施“让世界进入中国”。 “中国走向世界”的举措是: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