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03:48:47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能变动适应

题目描述

【题目】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部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答案解析

(1)制度:依据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部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和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推广郡县制以及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2)作用:依据材料二“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可知郡县制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依据材料二“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可知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以及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3)原因: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和所学可知行省权力大而不专以及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精神:依据材料三“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和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回答。

(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作用: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