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4:55:05

同学们通过各种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身边的历史,提高综合

题目描述

【题目】同学们通过各种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身边的历史,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史料研习

①游行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殴章宗祥后,警察总监吴炳湘带人赶到,学生们一哄而散,只有少数还没有来得及走的学生被警察抓回了户部街步军统领衙门。

②......午后5时,陆续到监狱来的有各校学生31人,市民1人,共32。【1】

③在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理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2】

④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⑤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均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发起人........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创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⑥因此,它虽然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3】

资料来源:【1】许德著《回忆五四运动》(注:许德为亲自参与五四运动的学生)。

【2】《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属于一手史料,哪些属于二手史料?

一手史料(只写编号即可)

二手史料(只写编号即可)

(2)在同学们阅读的史料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作者的评论?

对事件的陈述(只写编号即可)

对作者的评论(只写编号即可)

任务二:整理线索。

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起的中国近现代时,就是西方侵略的冲击下,中国有识之士为应对冲击开展的抗争和探索的过程。在冲击之下,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均发生了变革,既“冲击——反应”模式。

(3)举出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冲击——反应”的相应历史事件一例,并作简要的解释。(不得照抄本题示例)

任务三:专题展览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同

学们准备举办一次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雄模范专题展览,其主要任务是:

(4)请参考示例,从以上英雄模范中任选一个,简要介绍其事迹。

答案解析

(1)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什么是一手史料,什么是二手史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手史料就是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通常二手史料会注明出处。由此可知,【1许德著《回忆五四运动》(注:许德为亲自参与五四运动的学生)和【2《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都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资料,所以是一手资料。【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是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所以属于二手资料。(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事件陈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作者评论不仅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及定性,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评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问题。由此可知,①②③⑤是事件陈述;④⑥是作者的评论。(3)解答本题要注意所列举的事件是1840年—1919年之间。比如“冲击——反应”的相应历史事: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由此引发了“公车上书”,进而掀起了维新派变法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以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忘我拼搏的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人们称他是“铁人”。雷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研制中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人民的好干部,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和楷模。

(1)一手史料: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