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35:0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

(3)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4)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从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宋明理学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1)从材料“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中可以分析材料一主张兼爱非攻;从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可以得出材料二主张民贵君轻;从材料“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从材料“古曰世异则事异”可以分析出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2)从材料“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中可以分析材料一是墨家思想;从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可以得出材料二是儒家思想;从材料“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三是道家思想;从材料“古曰世异则事异”可以分析出材料四是法家思想。(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程朱理学和心学两个体系;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朱熹;心学的代表人物是王阳明。(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材料一主张兼爱非攻;材料二主张民贵君轻;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2)、一是墨家;二是儒家;三是道家;四是法家。(3)、理学、心学;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 (4)、批判地继承,对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