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18:32:16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某班同学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出了一期简报,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54万亿增加到82.7万亿元”这一成就取得源于我国坚持什么中心工作?

(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得益于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3)“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是我国实施哪一战略的成果?

(4)科技成果丰硕也彰显出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什么?

(5)材料表明我国总布局的哪一建设取得了成效?

(6)为“环境逐步好转”,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依据教材知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题文中,“从54万亿增加到82.7万亿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的表现,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据此进行回答。(2)本题考查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和把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为此,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据此进行回答。(3)本问考查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和把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依据题文描述,抓住关键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上升,这是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现。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4)本问考查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据此进行回答。(5)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而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环境逐渐好转”,结合课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此,材料表明我国总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6)本问考查中学生能够为保护好环境做些什么,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依据所学知识,结合中学生的能力范围,我们主要应该从节约水电、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出门多步行等这些学生力所能及的行动等方面进行回答。

(1)经济建设(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5)生态文明建设(6)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