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

题目描述

【题目】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曾经在哪里求学?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唐玄宗(李隆基)。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2)科举制度;创立了殿试。(3)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1)依据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可知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时,重用贤能,任用书写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为宰相;重视地方官吏,把中央优秀的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唐玄宗还提倡节俭,命人烧毁了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2)依据材料二“风吹金榜落凡世”“《及第谣》”可知反映的是科举制。结合课本所学,“金榜题名”就是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殿试;“及第”这个词,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结合课本所学,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开创了殿试制度;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成为武举。(3)依据材料三“讲述唐朝对外关系”“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可知指的玄奘西游。结合课本所学,唐朝是中国通天主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的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