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13:44:58

根据情景,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根据情景,回答问题。

(家庭一幕)有一天,潇潇一家三口边散步边聊天……

子:爸,你经常忘记切断电脑的电源,水龙头的水流又开得很大,真浪费。

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

母子:反对!我国资源总量是很多,但是我们国家有13多亿人口啊,一分起来真的就很“薄”了。

(1)地大物“博”与地大物“薄”分别指的是什么?

(2)父亲的话反映了我国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哪些问题?

(社会一隅)

(3)漫画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识在提高?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低碳生活方式?至少列举两例。

(4)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国情。联系所学知识,地大物“博”指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地大物“薄”指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2)从材料中父亲所认为的“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反映了一些人节约意识淡薄,资源浪费严重。(3)观察漫画,抓住“低碳族”一词,可以看出市民的环保意识在增强。做法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如不用一次性筷子、碗,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多用布袋子、不用塑料购物袋;用洗澡水洗衣服等。(4)本题考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依据教材知识,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利用高新技术等角度来回答。

(1)地大物“博”指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地大物“薄”指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2)节约意识淡薄,浪费严重。(3)环保意识在提高。如:不用一次性筷子、碗,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多用布袋子、不用塑料购物袋;用洗澡水洗衣服;等等。(4)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利用高新技术,努力实现减排。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