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题目描述
【题目】郑和下西洋
材料一
材料二
航海活动
时间(年)
次数
人数(人)
船数
船只大小
郑和下西洋
1405-1433
7
27800
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
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2-1504
4
1000-1500
17艘
旗舰长24.5米,宽6.米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处应填写________,最远到达_______沿岸(B处)和_______东海岸(C处)。
(2)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1)A:刘家港;B:红海:C:非洲。(1)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人数多;船只先进)。(3)宣扬国威。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贡献。
(1)依据图一下面的图例:郑和海航路线,可知是郑和下西洋。结合课本所学,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奉命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给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由图可知A是出发点填写:刘家港;B处填:红海;C处填写:非洲。(2)依据材料二表格,郑和从1405——1433年经历28年,先后七次下西洋,由此得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历史时间长;次数多;由郑和船队的人数:27800 、船数:17艘、船只大小: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 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由此得出郑和船队的:人数多;规模大。(3)依据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结合课本所学,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为了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关试题
诊断肺炎最确切的指标是()
7831【习题】执纪审查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
1369习近平指出,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
进行施工合同实施偏差的责任分析,必须以( )
1872 搬运重物时,我们须先考虑下列哪一项
(单选题)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未到结息日清户时
(多选题)企业变革的驱动因素包括()
(单选题)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关于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或升值,下列表述错误的
191919÷373737×185=()。A
在影剧院时突发地震,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Which one is different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
下列文献检索途径中,反映文献内容特征的是(
厨房中冷冻电冰箱,冷冻的温度可以保持在()以
什么叫水工隧洞?其作用是什么?
某项目部承建了总长为551m的斜坡式结构防波
双线铁路多采用()闭塞设备。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最重要的
教师的知识系统包括以下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