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3:17:15

明清时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普遍出现了改田治地(田一般用来种

题目描述

【题目】明清时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普遍出现了改田治地(田一般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下表是明朝后期到清康熙二十年前后田地面积升降的变化情况,对表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杭州府

湖州府

嘉兴府

田减少量

31顷

79顷

1354顷

地增加量

184顷

28顷

1560顷

 

 

A. 地的增加说明农业商品化发展较快

B. 田少地多说明当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改田治地体现了“重农”思想加强

D. 田的减少反映了传统性农业的发展

 

答案解析

田减少,地增加,植粮食作物的减少,种植经济作物的增加,反映了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给自足的状况,开始进入市场流通,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故A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错误;田、地只是生产的农作物不同,都属于农业范畴,无法体现“重农”思想加强,排除C;D与材料信息相悖。

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