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史实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史实

题目描述

【题目】史实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史实来源于史料。下列两则史料,都涉及了哪一史实?分别描述了这一史实的什么方面?

甲: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乙: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2)史实提炼为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定义“洋务运动”:“清朝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多方面的活动。”写出“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具体表现(各一例),并依照这一定义概念的方式,从时间、目的和内容等方面,定义“戊戌变法”。(3)史实形成于节点。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要节点。从图一推测这次运动的直接原因。简述三幅图片反映历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图一:运动中的口号

图二: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

图三:获释返校学生受到欢迎

(【录入者注】图二照片中文字为“上海总工会”,根据上海总工会官网介绍,上海总工会于1925年五卅运动中成立,此图应为《“五卅”运动爆发时上海总工会的游行队伍》,而非《“五四运动”中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图片。)(4)上述特性给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甲:条约内容;乙:条约影响。(2)军事: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民用: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官局等。康有为等在19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机,依靠光绪帝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变法运动。(3)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损害中国权益)。学生爱国斗争得到上海民众支持,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4)利用史料理解史实;利用概念掌握史实;利用知识结构把握史实等。

(1)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马关条约》的签订,特别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利了日本向我国输出资本,阻碍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甲描述的是《马关条约》内容,材料乙描述的是《马关条约》的影响。(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包括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官局等。戊戌变法是康有为等在19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机,依靠光绪帝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19年,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从图一五四运动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学生是运动的主力。6月3日,由于上海民众的支持,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4)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是借助史料来理解史实的。学习戊戌变法是通过历史概念来理解史实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史实。综合以上所述,给我们学习历史,提供的启示是:利用史料理解史实;利用概念掌握史实;利用知识结构把握史实;利用图片了解史实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