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方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二 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模型)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一览表
材料四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屠呦呦带领研发团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研制出的抗癌新药青蒿素已挽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们”指什么?在战国时期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中,效果最显著的是哪一变法?
(2)分析材料二所示的发明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3)材料三中的“发现与发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不同时代技术革命的共同作用。
答案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第二小问结合课本所学,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2)依据课本所学,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后,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电力被广泛地应用与生活领域,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4)依据课本所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故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生物工程领域。(5)综合分析上面的材料和问题,铁农具、牛耕的出现推动了春秋战国经济的发展,两次工业的发明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进步。由此分析得出:发现每个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工具的发展会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的进步。
(1)铁农具和牛耕,商鞅变法。(2)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力)的发展(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从手工生产到机器大生产,从手工工场生产到工厂生产)。(答出一条即可)(3)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4)生物工程(技术)。(5)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相关试题
913 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以及后起
4499 若油缸两腔油压P相等,两活塞杆直径
(判断题)从高炉解剖中可知,炉料基本上是按装
(多选题)三E审计的“3E”指的是()
(多选题)邮政实物传递网的分类是按其承担的业
2020年4月7日,中国银行发布的2019年
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第一
材料一: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
下列选项中,不适用于解决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
【简答题】 车上车载设备ATP静止检查的内容
想要尊严,首先得自尊。()
北半球春分日时,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
【简答题】 信息资源开发的意义是什么?(学历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标前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有
汽轮机的热力试验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作风险程度,参照《国民经济行
密封圈按形状可分为()等。
《第一二胡狂想曲》是()创作的。
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 )
大国博弈、保护主义、地缘动荡等正在将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