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①“文革”时期:“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 凤阳。”

②____________时期:“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不同时期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 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探访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家时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请从政策方面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大跃进”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3)材料三中的“②____________”应该填什么?两段唱词反映凤阳的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相关制度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不可照抄材料。)

答案解析

(1)行业:重工业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特点:过分追求高速度(或:“以钢为纲”)消极影响:①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或:打乱了经济秩序或: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②破坏了自然环境(3)应填:改革开放变化:由贫穷落后到解决温饱(或:奔小康)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原则:立足国情;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

(1)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重工业发展最快;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可知,“大跃进”的特点是过分追求高速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破坏了自然环境。(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使农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两段唱词反映凤阳的农村由贫穷落后到解决温饱;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开放性题目,立足国情;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