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以来,欧洲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一直对世界格局的变动产生巨大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欧洲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一直对世界格局的变动产生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海洋——商业——军事”文明的载体,欧洲各国对于海外世界的探索极为热衷。15世纪……带来的巨大贸易利益使欧洲资本主义力量空前发展,……

——《国政通讯前沿》

材料二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内部始终面临权力和经济实力失衡难题,以至于战争不断。自19世纪后半叶起,欧洲在国际格局中的权力中心地位经由欧洲内部的权力斗争逐渐丧失。 

——《学习时报》

材料三  德国人侵占了整个欧洲大陆……战争彻底削弱了欧洲的霸权。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崩溃后,欧亚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加上意识形态的不同,……一种“新形式的战争”开始了,美国共支付了125亿美元,加上欧洲的人力物力,使欧洲经济迅速复原……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5世纪“对海洋的探索”指什么事件?它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19世纪后半叶起“欧洲内部的权力斗争”最终引发了什么战争?其导火线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打败德意志和日本帝国,被侵略国家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其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形式的战争”又是指什么?“欧洲经济迅速复原”直接得益于美国推行的什么措施?

(4)两极格局瓦解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具体表现是什么?你认为欧洲能实现一体化吗?请说明理由。(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解析

(1)新航路开辟;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2)一战;萨拉热窝事件;(3)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冷战;马歇尔计划;(4)成立欧盟;能,因为欧洲经济政治联系日益密;有共同的法院、议会、理事会;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不能,因为国家利益存在分歧,不可能消除矛盾;英国脱欧等等。(开放答题,言之有理,任一点即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15世纪“对海洋的探索”指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2)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内部始终面临权力和经济实力失衡难题,以至于战争不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19世纪后半叶起“欧洲内部的权力斗争”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了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崩溃后,欧亚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加上意识形态的不同,……一种‘新形式的战争’开始了”可知,“新形式的战争”指的是冷战,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欧洲经济迅速复原”直接得益于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在冷战期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复兴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通过对西欧的经济进行援助,美国达到了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4)两极格局瓦解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具体表现是成立欧盟,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1993年欧盟建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第二小问学生可持能或不能两种不同观点,只要写出相关的理由即可,如:能,因为欧洲经济政治联系日益密;有共同的法院、议会、理事会;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不能,因为国家利益存在分歧,不可能消除矛盾;英国脱欧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