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7:37:18

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一个长期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一个长期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整理于百度百科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整理于百度百科

材料三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材料四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1)材料一中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指的是哪一部历史文献?该文献发表有何意义?

(2)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指什么?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不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概括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及其意义。依据材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共产党宣言》,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本题考查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依据材料中“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结合所学可知,俄国走的是城市中心道路,而中国开辟的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3)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结合所学从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苏联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等角度概括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4)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立。依据材料“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可得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建立新中国。结合所学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1954年宪法等方面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民主法治方面的成就来批驳“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

(1)《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2)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不同: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中国: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工农武装割据)。(3)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苏联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4)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1954年宪法颁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