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题目描述

【题目】    “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止于至善”则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社会中有这样的一些行为和现象:①知廉耻,懂荣辱②自我省察③有道德底线,遵纪守法④学雷锋做好事……

(1)上述行为和现象中属于“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分别是哪些?(写出序号即可)

(2)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止于至善”的美好状态?

答案解析

(1)属于“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分别是①③和②④。(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1)依据题文中对“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解释,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①③体现的是“行己有耻”的内容;②④体现的是“止于至善”的内容。据此作答。(2)本问考查对如何做到“止于至善”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具体围绕着从点滴小事做起;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