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5:29:25

当今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

题目描述

【题目】当今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简表

战争名称

一战

二战

导火线

A__________

/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开辟第二战场:B_____

性质

C____________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写出材料一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二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三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二、三,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两点即可)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四如下图所示

(3)请写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任答一问)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五“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六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4)材料六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5)结合材料五、六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1914年6月28日,在检阅军事演习后,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944年6月6日凌晨,法国诺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峡突然万箭齐发,万炮齐鸣,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向德军发动了猛烈攻击。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由此可知,表格中A处填写:萨拉热窝事件;表格中B处填写:诺曼底登陆;表格中C处填写: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2)根据材料二“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可知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是《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过分压制;根据材料三“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可知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政局极度混乱。(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由此可知,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雅尔塔会议(或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4)根据材料六“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结合所学知识,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此后,改变了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力量对比,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由此可知,材料六的内容出自《联合国家宣言》;该文献的发表的意义是: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改变了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力量对比,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5)根据材料五、六及上述分析可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各国之间的联合作战。

(1)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2)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政局极度混乱(3)雅尔塔会议(或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4)《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改变了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力量对比,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各国之间的联合作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