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案
题目描述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敢以烦执事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3】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4】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句子带入原文中翻译,C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意思是“使者来往,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行李”是古今异义词,古意为“使者”。【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第一个“以”,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为介词,拿。前一个“封”为“使……成为疆界”,后一个为“疆界”。
正确答案【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句子带入原文中翻译,C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意思是“使者来往,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行李”是古今异义词,古意为“使者”。【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第一个“以”,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为介词,拿。前一个“封”为“使……成为疆界”,后一个为“疆界”。 解析 解析同上
相关试题
682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哪些屏障的影
【单选题】 对于产品质量差异较小的软饮料行业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有哪种情形交通警察可依法扣
(单选题)认购期权卖出开仓的到期日损益的计算
(单选题)关于SLE患者妊娠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男孩1岁半,其每天所需要总热量的简
本次香港淘大花园SARS事件的传播途径是()
【多选题】 装设避雷器的位置【】。(技能鉴定
【判断题】 托辊不转可能引起胶带打滑导致火灾
标称的食品生产企业对抽样产品真实性有异议的,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煤矿地质构造分为单斜、褶曲和断裂三大类。(
寿险核赔具有与非寿险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关于公费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属于元认
电锤主要用于木材、铝型材的钻孔。()
为节约蒸汽,可以通过停加热炉油嘴雾化蒸汽来达
怎样选择火花塞型号?
工程项目保卫消防资料包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