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材料二:(红网长沙12月6日讯)2016年12月5日下午,湖南省永州中院对湘南学院原党委书记(正厅级)肖地楚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决定对被告肖地楚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0万元。追缴被告肖地楚犯罪所得,上缴国库。
材料三:女大学生徐某很喜欢照相。有一次,她在一个照相馆拍了一张艺术照,照得非常满意。不久,同学告诉她,她的照片被放得很大,放在照相馆的橱窗内做广告。徐某很生气与照相馆沟通无果后将其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照相馆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应当承当侵权责任。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
(2)根据违反的法律,肖地楚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违法行为?照相馆侵犯了徐某的哪些权利?
(3)请你再列举至少两个与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利。
(4)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2)刑事违法行为。肖像权(3)如: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等。(4)①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养成遵守法律习惯,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②要学会自律,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③要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和习惯,做一个负责任的少年;④要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⑤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等等。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一中在全国人大上通过相关法律,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材料二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犯罪和肖像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从材料中对所判的刑罚处罚,可以看出,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照相馆未经他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肖像,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结合材料和所学,从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相关试题
(判断题)冲天炉熔炼时,加大风量有利于燃烧的
(单选题)下列不是企业在福利调查的准备阶段要
(单选题)无菌试验应该在下列何种实验室中进行
【标准答案】习近平指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
下图是1954年5月1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所作出的最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地形基本都有,以___
某机构号称“无抵押贷款只需凭身份证即可办理”
下列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孔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教育行政部
智慧职教: 根据《合同法》,可撤销合同是指(
管道的在线检验可以不出检验报告。 (
显示网状纤维的染色方法包括()
一般而言,《入住通知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若车辆停驶时间过长,对于未断开蓄电池连接线的
1947年3月,国民党限期令中共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
美国对华制造贸易摩擦的特殊目标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