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1:31:45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三峡时强调:“大国重器,一定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三峡时强调:“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呢绒纺织工厂)开工。他委托胡雪岩向德国商人购买机器设备1200多件,并从德国聘请匠师十多人。左宗棠离开兰州后,德国技师三年合约期满回国。1884年初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

——整理自《科普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兰州机器织呢局是近代中国哪次探索中创办的企业?该企业“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说明它面临什么困境?

材料二  新中国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终于,1959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摘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四

(2)举出一名新中国早期的国防科研工作者及其贡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这些科研工作者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呢绒纺织工厂)开工”“……向德国商人购买机器设备1200多件,并从德国聘请匠师……”可知是洋务运动中的探索。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19世纪60—90年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一“左宗棠离开兰州后,德国技师三年合约期满回国。1884年初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可知左宗棠离开,德国技师回国导致“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得出:缺乏技术,缺乏人才。(2)依据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早期,中国经济一穷二白,国防军事落后,邓稼先克服种种困难,在恶劣艰苦的条件下,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由材料二“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结合课本所学,邓稼先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氢弹;焦裕禄为治理河南兰考风沙贡献了自己的生命,由此可知这些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忘我工作、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自力更生、不计报酬、为国奉献等精神。(3)根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由此材料一中国没有技术人才,导致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材料二新中国建国成立后积极开发石油,研制先进武器;材料三“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得出:先进科技、尖端人才、国家独立、经济发展、政策支持、教育发展、奋斗精神等。

(1)洋务运动。困境:缺乏技术,缺乏人才(或缺乏技术工人、外国控制相关技术)。(2)邓稼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精神:艰苦奋斗、忘我工作、追求卓越、创新精神、自力更生、不计报酬、为国奉献等。(3)条件:先进科技、尖端人才、国家独立、经济发展、政策支持、教育发展、奋斗精神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