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59:28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

题目描述

【题目】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革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坚持不可。后来北炮台陷入日军之手,宗骞逃至刘公岛。日军占踞炮台,以炮台上的巨炮俯击北洋水师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场战役?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原因。

(2)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革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可知为威海卫战役。失败原因:根据材料“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 敌强我弱;根据材料“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坚持不可。后来北炮台陷入日军之手,宗骞逃至刘公岛”可知清政府封建制度腐朽;清朝军队腐败,战斗力低下;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根据材料“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得出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3)围绕“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结合所学甲午战争的影响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具体从甲午战争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救亡运动,激发政治变革思潮等方面来回答。

(1)战役:威海卫战役;失败原因:敌强我弱;清政府封建制度腐朽;清朝军队腐败,战斗力低下;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社会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