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8:31:57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适用的道理)。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二程遗书》卷十五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朱熹

材料四  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们将“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维,活跃于当时思想界中的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极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民本与民主的比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孔子有哪些主张(不得摘抄原文)?这些主张反映了他生活时代的哪些社会特点?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有关世界的本原和贯通明理途径的观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提出了哪些“民本”思想主张?分析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做出的“升华”的表现。

答案解析

(1)由材料一中“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并结合所学,可从主张“仁”“礼”等角度分析孔子的观点。(2)政策:由材料二中“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学,可从思想统一的角度分析政策;影响:结合所学,可从维护统治、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的角度分析影响。(3)由材料三中“万物皆是一理”可以归纳出世界的本原;由“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可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分析途径。(4)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仁、德治”;孟子的“仁政”;荀子的“君舟民水”。表现:根据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家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主权力。

(1)主张:仁和礼。社会特点:天子衰微,诸侯称霸;礼崩乐坏。(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理是万物的本原;通过格物贯通明理。(4)主张:孔子的“仁”(或“德治”);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表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主权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