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材料二: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 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 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1)材料一中男士的行为属于自由的表现吗?为什么?

(2)材料二中许衡的言行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答案解析

(1)不是。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1)本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都要懂规则、守规则。材料中的中的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不能影响他人合法权益。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考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等方面作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