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

题目描述

【题目】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哪个时期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取得的成就?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其中“良好开端”指的是中共八大的召开,请问“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时间是什么?

(4)“出现失误”指哪些重大的失误?

(5)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答案解析

(1)“一五”计划期间。(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6年。(4)“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5)启示与教训: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个人崇拜等。(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较低,学生的识记能力。(1)此问考查的一五计划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被称为工业化的起步。(2)此问考查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3)此问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意义。根据课本所学,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艺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此问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1958年党中央为了加快经济建设,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局面。。当时我国刚从革命战争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生产力水平达不到更快的进行经济建设。所以当时中国犯了对国情认识不足,缺少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的错误。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做的错误发展到高潮,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5)此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以史为鉴、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启示与教训的总结,可以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失误的原因角度思考、回答,注意语言的概括性、简洁性,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