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23:12:41

社会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时间

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

1945年

各行政村取消村长制,建立人民代表主任制。同时以当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成立居民小组

1956年

各行政村被取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下设若干生产队。

1958年

农村普遍建立了人民公社并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成生产大队,大队下面仍设若干个生产队,不仅领导和组织农业生产,而且还承办公社布置的各项工作。

1983年

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设立村民委员会

1987年

依据1982年宪法实行村民自治的规定,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主任和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接受村民监督。

1998年

《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孙宅巍、韩海浪《现代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建国以来每个时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归纳准确、完整)

答案解析

对建国以来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的解读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点分成不同的时期,如过渡时期、全面建设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分别进行论述,对不同时期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变化的历史信息充分提取,如材料“建立人民代表主任制。同时以当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成立居民小组”“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等信息可归纳出过渡时期设立人民代表主任制、互助合作组,建立了社会主义农村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推动了经济的恢复的发展,促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论述时要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①过渡时期:设立人民代表主任制、互助合作组,建立了社会主义农村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②全面建设和“文革”时期: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出现政社不分,“左”倾错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③改革开放时期:撤社设乡,实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和基层民主选举,健全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