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亘古不变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更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材料一中你能找出哪些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材料二: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引自《魏书▪献文六王传▪威阳王禧传》
(2)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个民族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材料三表明,为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此外,党和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民族团结?试举一例。
材料四:2017年12月14日,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先生病逝,享年90岁。留下了不朽的诗卷《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4)材料四中表达了诗人一种渴望祖国统一与思乡的情怀。当前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方针?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请你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有秦朝、西晋、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秦朝,都城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266年西晋建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三国分裂。隋朝是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之后建立,589年隋朝统一全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是中国古代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国家重归统一。(3)据材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表明,为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和政府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民族团结。在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1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4)据材料“《乡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表达了诗人一种渴望祖国统一与思乡的情怀。当前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秦朝、西晋、隋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国家重归统一。(3)民族区城自治;措施; 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1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相关试题
7153【习题】我们秉持_____理念,尊重
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 答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家对水土
(单选题)()是大堂经理针对员工良好的表现和
(单选题)单机制冷量最高的压缩机是()
在因果链分析中,当达到自然现象时,不需要再往
(单选题)择时能力是基金经理对()的预测能力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
(单选题)心肌标志物在AMI诊断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是(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随着慈善
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气
根据《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按经费来源分,该年度我国企业部分的“科学研究
社会工作者高峰服务的社区中有多名智力存在问题
据估计,2000~2050年美国人口将净增加
滴定管、吸管和量瓶等量器,为了(),一般不用
以下不属于按性质分的标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