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
题目描述
【题目】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序号
史 料
推 论
正确与否
(1)
1727年清政府设置两个驻藏大臣。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督察司法、户口、差役,巡视边境,办理对外交涉等。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驻藏大臣的设置,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第一年,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生争先购阅,才算轰动一时,此与其反孔言论固然有关,文学革命更引起青年的新鲜的趣味。
新文化运动中,科学民主思想在青年学生中未能引起重视。
(3)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对李德和博古的军事领导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责他们犯了“左倾冒险主义”,并坚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据地的丢失和红军的差点毁掉应由这种冒险主义负责。
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4)
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0%,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
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5)
1942 年元旦,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6)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志》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缩小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答案解析
(1)A(2)B(3)B(4)A(5)A(6)B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材料“1727年清政府设置两个驻藏大臣。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可以得出“驻藏大臣的设置,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结论,故选A。(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材料“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第一年,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千份,文学革命更引起青年的新鲜的趣味。”,《新青年》主要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可以得出“驻藏大臣的设置,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结论,故选A。(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材料“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对李德和博古的军事领导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责他们犯了“左倾冒险主义”,”不能得出“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的结论,因此本题结论错误,故选B。(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材料“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比”可以得出“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的结论,所以本题推论正确,故选A。(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材料“1942 年元旦,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可以得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的结论,故选A。(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材料“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体现的是网络的作用,不能得出“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缩小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的结论,故选B。
相关试题
3215【习题】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
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
【单选题】 消防蒸汽主要用于【】。(技能鉴定
2145 采用并联模型可以提高产品的任务可靠
消防演习的解除警报信号为( )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
(单选题)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构对符合法定条
(单选题)()年,我国铁路正式接运经港口进出
(单选题)在直接融资中,融资的风险由()独自
(单选题)耻骨联合部相当于()
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是( )
保卫人员在服务区域内,对于()的饮酒过量人员
长期现金计划的主要类型有( )
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方法是(
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运行时的一种()现象。
(2008)有两列频率不同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
排水系统力求简短,安装正确牢固,不渗不漏,使
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ABS)的机动车紧急制动
鼻子塞,打喷嚏,鼻衄,鼻涕,鼻塞不通,甚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