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以来的世界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二战后以来的世界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是控制世界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两极格局之下,两极之外的任何其他大国更换门庭均不影响格局的正常运转;在多极格局下,任何两极的结盟势必打破原有力量均势;而在单极格局下,任何可能的国家联盟都无法同唯一的一极相匹敌,各大国往往既无实力也无意愿同唯一的一极进行对抗。无论在哪种格局下,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不包括小规模冲突或局部战争),那么,该格局就是一个正在有效运转的格局。
——周绍雪《美国的实力与单极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采取冷战“攻势”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衰落”和“成功”的历史依据。
(3)据材料三,概括不同类型世界格局的共同特征。与单极格局相比,其他两类格局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变动的根源。
答案解析
(1)缘由:根据材料中对美国发起冷战在政治和经济角度的分析可以概括出缘由,即经济方面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政治方面是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表现:根据速所学知识,美国在冷战中的表现在政治上体现为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体现为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体现为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衰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西欧世界中心地位;二战后随着西欧国家实力下降,其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从国际格局来看,二战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不断加强。成功:根据材料“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结合所学可知,技术指的是科技革命,正在广泛开展;制度指的是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践应用;思想指的是西方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3)特征:根据材料对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单极格局运转原理的描述可知,不同类型世界格局的共同特征是国际力量对比相对稳定。作用:根据材料“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可知,多极格局和两极格局能够维持世界大体的和平稳定。根源:根据材料可知,对多极格局下“任何两极的结盟势必打破原有力量均势”,可见世界格局变动的根源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缘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表现: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衰落:西欧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成功:科技革命广泛开展;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3)特征:国际力量对比相对稳定。作用:能够维持世界大体的和平稳定。根源: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相关试题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时期
221、下列选项属于Ⅰ级维修项目的是()
4.我国现行《宪法》自颁布后,共进行了___
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启
(配伍题)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吞噬细胞
(单选题)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城中村”和“村中城”现象,都是城乡一体化过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职场中不停地变换工作,其
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创新越来越需要发挥群体的智
高炉煤气流分布的起点是()。
煤层灰分虽超过了暂时不能利用储量标准但有销售
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
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
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
患者,女,28岁。患类风湿关节炎8年,经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第二款
()是“爱护公共财物”这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
女,30岁。因右肾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3天后
投资者持有一份股票认沽期权,行权价格为20元
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路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