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都,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

题目描述

【题目】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都,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古都。古都北京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近代中国民族抗争的爱国事迹及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风云。

材料一:

材料二  梁启超说:“《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其事甚顺,其义至明,有可为之机,有可取之法,有不得不行之势,有不容少缓之故。为不变之说者,犹曰守古守古,坐视其因循废弛,而漠然无所动于中。呜呼,可不谓大惑不解者乎?

材料三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材料四1919年5月22日,北京法国某机关接到电报:“言二十八日下午三时,德代表到会签字……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会场秩序稍乱,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有惊异之色云云,观此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所示事件均发生在北京,反映的是西方在近代哪两次列强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2)材料一中两次列强侵华战争中分别出现了哪两次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

(3)材料二中的梁启超与康有为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轰轰烈烈,这场对清政府全方位改造的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95年在北京发生的什么事件?

(4)材料三中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如果想了解运动的内容,应当查阅什么报刊杂志呢?

(5)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内容,概述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参加五四运动的主要有三个阶层群众?

(6)用一句话概括四段材料的内容?

 

答案解析

(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者抗击八国联军)(2)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3)公车上书 (4)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或青年杂志)(5)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学生、工人、商人 (6)近代中国先进人物探索救国运动(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强国之路)

(1)根据材料一“火烧圆明园”“杀害义和团”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又“借师助剿”,义和团遭到了血腥屠杀。因此,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者抗击八国联军)。(2)根据材料一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农民起义是义和团运动,1901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开始。(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因此材料三中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想了解运动的内容,应当查阅的报刊杂志有:《新青年》(或青年杂志)。(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爱国运动爆发。6月5日后,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运动的中心,也有北京转到上海。上海工人纷纷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参加五四运动的主要有学生、工人、商人。 (6)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四段材料的内容是:近代中国先进人物探索救国运动(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强国之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