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小钟在回家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当失主小黄找到他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小钟在回家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当失主小黄找到他要求归还时,小钟以种种理由拒绝归还。小黄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诉小钟,法院判决小钟限期归还手机。
(1)小钟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材料二:中学生小亮为了试试消防队的出警效率,打电话报警称自己家着火了。不一会,消防车就赶到了他家。
(2)小亮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材料三:十七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财物,得赃款1500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3)赵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4)材料三的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5)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给你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
(1)民事违法行为(2)行政违法行为(3)犯罪行为(4)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由材料信息“小钟拒绝归还小黄的手机”可知,小钟侵犯了小黄的合法财产所有权,违反了民事法律,是民事违法行为。(2)由材料信息“小亮为了试试消防队的出警效率,打电话报警”可知,该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扰乱了社会治安,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据此解答即可。(3)从材料中的“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可知赵某受到了刑罚处罚,因此是犯罪行为。(4)本题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依据教材知识,刑法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5)本题考查材料给我们的启发。解答时,结合材料,联系教材知识点,从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等角度分析即可。
相关试题
【多选题】 财政收人是指国家为了满足实现其职
(单选题)价值转化生产价值后,()
(单选题)下列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社会学里把角色分为两种: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互相尊重是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基本要求。下列做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
不确定原理对微观,宏观粒子都有用()。
(单选题)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下列关于税制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纳税
有机热载体炉及管网最高处应有必要数量的排气阀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具有相同的调整对象
某公司在郑州开办非独立核算的办事处,税务机关
在城市立交匝道桥弯桥部位一般采用现浇预应力混
下列语句中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是:
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正日益被纸包装所取代,下
2005-2011年,中国石化公司节能158
以同种货币表示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反映了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
下列物品中,属于包装用辅助材料的是()。
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