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三农”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农业丰则

题目描述

【题目】“三农”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 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建国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我国在农村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开展依据的法律文献 是什么?使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②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我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什么方式使农民走上了社 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误教训。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哪些严 重的失误?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④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先从哪里开始的?实行了什么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得到了土地);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意思正确即可)(2)参加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化运动) 中共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3)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济建设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 发;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答出一点,符合题意即可)(4)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土地改革的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成立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在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实行了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改造;1956年中国共中央召开了八大会议;在八大会议上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立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从中我们认识到,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等,言之有理即可。(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