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1:51:52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题目描述

【题目】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贵(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读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反映了战国的商鞅变法,请问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捻”?

(3)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案解析

(1)依据题干战国农具图片、青铜牛尊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商鞅变法时期,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奖励生产。(2)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唐太宗统治时期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唐太宗;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是: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原产于北方的作物如小麦、大豆在南方大量栽培;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经济作物如棉花大量栽培等。从而得出“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的含义是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4)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等的提高,国家政策的促进,统治者的重视等。

(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奖励生产。(2)唐太宗;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3)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原产于北方的作物如小麦、大豆在南方大量栽培;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经济作物如棉花大量栽培等。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4)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等的提高,国家政策的促进,统治者的重视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