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51:52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历

题目描述

【题目】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上各国经历了不同的工业化道路,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部门的机器应用和工厂制的产生为起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是显示工业革命中各个行业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又一范例。工业革命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三:见下图(图片来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07年版教材)

材料四:1913﹣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统计表。

 

1913年

1928 年

1932 年

1937年

欧洲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其中载重汽车

11

6

4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摘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上辑)》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是哪个行业?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发明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了什么不良后果?

(2)材料二体现了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哪些措施?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工业化有何特点?

(3)阅读材料三,图A和图B的发明者分别是谁?他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哪个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后来居上?

(4)阅读材料四,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端?

(5)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由“英国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部门的机器应用和工厂制的产生为起点”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是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发明是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英国工业革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2)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由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可以看出,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有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兴建铁路;创办官营企业;把官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工业化特点是以官营企业带动私营企业的发展。(3)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图A电灯泡的发明者是爱迪生;图B飞机的发明者是莱特兄弟。爱迪生和莱特兄弟都是美国人,他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的后来居上。(4)由材料四,可以看出,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不断上升。原因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推行。苏联的工业化的弊端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5)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1)棉纺织业;火车;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2)措施: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兴建铁路;创办官营企业;把官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特点:以官营企业带动私营企业的发展。(3)图A:爱迪生;图B:莱特兄弟;美国。(4)不断上升;原因:两个五年计划的推行;弊端: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5)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