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13:07:37

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了新建水闸工程项目的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日

题目描述

简答题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了新建水闸工程项目的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14年11月1日,签约合同价为800万元。承包人根据新建水闸工程的部分工程的施工逻辑关系表(表1)绘制了网络计划图如图2所示(每月均以30天计)。
表1新建水闸工程的部分工程的施工逻辑关系表
工作代码
工作名称
紧前工作
持续时间/(天)
A
基坑开挖

40
B
闸底板施工
A
35
C
闸墩施工
B
100
D
闸门制作与运输

150
E
闸门安装与调试
C、D
30
F
桥面板预制
B
60
G
桥面板安装及面层铺装
E、F
35



施工中发牛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遇到强风暴冲毁运输道路,新制闸门2015年4月25日才运抵施工现场。
事件2:在对闸墩进行质量检查中,发现部分止水达不到质量标准,需返工处理,C工作于2015年4月30日完成。
事件3:战至2015年2月,工程量统计表如下表2所示。
表2工程量统计表

2014年11月
2014年12月
2015年1月
2015年2月
计划工程量(万元)
90
120
100
90
实际工程量(万元)
90
116
105
81

问题:
 1.请根据逻辑关系表,将背景资料中网络计划图补充完整。
 2.指出关键工作(用工作代码表示)和网络计划完成日期。
 3.分别说明事件1、事件2所造成的延误对计划工期有何影响;如若其他工作均按计划进行,确定该项目的实际完成日期。
 4.截至2015年2月底,计算实际累计工程超过(拖欠)计划累计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百分比。

答案解析

[华图解析]1.①→④为D工作、③→⑤为F工作、④→⑤为E工作。 2.关键工作为A、B、C、E、G工作。网络计划完成日期为2015年6月30日。 3. 事件1中D工作,计划工作时间为150天。总时差为25天,而D工作的实际完成时间为175天。对计划工期没有影响。事件2:中的C工作计划应在2015年4月25日完成,与实际完成日期相差5天,C工作为关键工作,故工期将推迟5天。该项目的实际完成日期为2015年7月5日。 4.2015年2月末计划完成累计工程量为400万元,实际完成累计工程量392万元,总工程量(签约合同价)为800万元,实际拖欠累计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1%。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网络图中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题目给出的逻辑关系表可知:D工作没有紧前工作,且E工作的紧前工作为C、D工作,故①→④为D工作;F工作的紧前工作为B工作,且G工作的紧前工作为F工作,故③→⑤为F工作;E工作紧前工作为C、D工作,且G工作的紧前工作为E工作,故④→⑤为E工作。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网络图关键线路和工期的确定。网络图各条线路中,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最长线路上工作总持续时间即为计划工期。①→②→③→⑤→⑥[40+35+60+35=170(天)];①→②→③→④→⑤→⑥[40+35+100+30+35=240(天)];①→④→⑤→⑥[150+30+35=215(天)]。由此可知,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⑤→⑥,计划工期为240天。每月30天计,则为8个月,从2014年11月1日开始,完成日期为2015年6月30 日。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时间参数的计算和施工进度控制。根据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确定C工作、D工作的最迟完成日期,与实际数据比较,判定工作延误对工期有无影响。D工作持续时间150天与总时差25天之和为l75天,从2014年11月1日起,第175天为2015年4月25日,正好与实际完成日期相同,故对计划工期没有影响。C工作的完成日期为开工后第175天,应为2015年4月25日,但实际完成日期为2015年4月30日,故工期将推迟5天。由于C工作的影响,实际完成时间为245天,应为2015年7月5日。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工程量计算。分别计算实际累计工程量、计划累计工程量,将两者之差与总工程量比较,即为百分比:(400—392)/800×100%=1%。   

参考答案暂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