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0:48:12

冲突・结盟・共赢

题目描述

【题目】冲突・结盟・共赢

材料一 

这场战争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病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1)材料一漫画中的现象是由哪一历史事件引发的?这一事件导致了什么战争?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的影响。

材料二  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参战人员1.1亿,双方死伤0.9亿,直接经济损失40000多亿美元。

(2)材料二中的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说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联合国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现代国际关系史》

(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材料五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4)材料四中的“建立‘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五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有何不同?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答案解析

(1)根据图片,可以得出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之间、俄国与奥匈之间、英法与德国之间都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2)根据材料二的表格,可以看出1946年英法、德等国工业原料产量下降。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30—1946,结合所学可知,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德等国卷入其中,到1945年,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3)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成立北约。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约,至此,两极格局形成。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联合国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4)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想要建立的“世界新秩序”,目的在于称霸世界,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目的在于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所以世界各国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惠互利;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2)现象:1946年英法、德等国工业原料产量下降。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3)两极格局。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4)“世界新秩序”目的在于称霸世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目的在于合作共赢。世界各国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惠互利;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