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3:41:16

改革须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须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图中数据变化的农业政策因素是什么?并简述该政策推行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在该机制方面的理论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新时期的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第(1)问,图中信息表现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结果。“意义”,结合所学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以及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角度回答。第(2)问,“特点”,概括材料得出。由材料“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得出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先试点、后推广。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四大的贡献是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的贡献是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第(4)问, “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要从国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考虑民生问题等角度回答。

(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主要特点: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贡献: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4)启示:改革须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考虑民生问题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