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36:54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严复曾说:“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令人呕哕。”

材料四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总体评价孔学?据材料二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

(3)“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是何观点?严复对其批评的出发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内涵,意在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后两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如编订“五经”、“仁”的思想等。(2)主要考查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儒家思想在近代的地位,要根据材料中“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等信息概括陈独秀对孔学的评价。根据“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分析陈独秀反孔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则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令人呕哕。”中严复批评的是“西学中源说”,他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进行归纳概括。(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思想发展出的理论成果有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刻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三个代表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主要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1)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摸仿。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五经。主张“克己复礼”.(2)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更多。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阻碍中国近代化。(3).观点:“西学中源说”。出发点:反对简单学习西方的科技,主张深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4)邓小平理论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