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8:56:21

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治理中小学校园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案例:某中学初中生小田,自开学以来,多次受到同学小张、小叶等人的欺凌,导致情绪反常、精神恍惚,学习状态受到影响,成绩不断下滑,痛苦不堪。

材料二  关于校园欺凌,各方有话说

   张老师: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性格和家庭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王女士:自信而有良好交往能力,尤其是自律能力强的孩子不容易卷入校园欺凌中……

   吴同学:作为一名学生,在遇到类似“校园欺凌”的事件时,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说:“不”!

(1)根据材料一,请判断校园欺凌会侵犯学生的哪些权利

(2)阅读案例,假如你是受害者小田,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根据材料二,请从青少年自身角度,就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言语侮辱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殴打他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敲诈勒索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2)本问考查依法维权的相关知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打击报复,可以向家长、老师求助;也可以向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反映;若还不行,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向公安机关报警等非诉讼途径解决,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3)本问是建议类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要从“怎么做”作答。本问是从青少年角度考查,根据题文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到发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学生可围绕学会调节情绪、与人为善、尊重他人、提高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等角度组织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1)①名誉权(人格尊严权)、财产权和生命健康权。(2)首先向家长、老师求助;再向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反映;若还不行,再向公安机关报警等非诉讼途径解决。以上方法都不行,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3)①青少年要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和道德水平。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②青少年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自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勇于同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