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9:02:17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孔

题目描述

【题目】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评价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李贽《藏书》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四  今天的国学热是寻求大国崛起的民族自尊自强。历史有其必然的选择标准,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选择才能够经受住历史淘洗……如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当今的世界竞争,已不再是单一军备力量的较量,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已成为重点,对我国而言,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

——摘编自肖楚楚《“打倒孔家店”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儒学成为“显学”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后期“显学”未受统治者重用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该观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新文化运动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孔子的态度如何?维新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孔子不同态度的根源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当前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学的发展。从先秦儒学、明清时期的儒学、近代儒学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1)第一小问因素,由材料一中的“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可以得出门徒的游说;由“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可得出学者的坚持;由“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可得出孟子、荀子的发展。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儒学不能适应当时诸侯兼并战争的需要,因此战国后期儒学未受统治者重用。(2)第一小问观点,从材料“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中可以概括出李贽的观点。第二小问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贽的思想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3)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变法阻力。第二小问态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孔子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第三小问根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孔子不同态度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4)根据材料“国学热是寻求大国崛起的民族自尊自强”“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已成为重点,对我国而言,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实现强国富民、增强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1)因素:门徒的游说;学者的坚持;孟子、荀子的发展。原因:不能适应当时诸侯兼并战争的需要。(2)观点:反对以孔子是非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认为是非标准随时代变化的。要求: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3)目的:减少变法阻力。态度: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根源: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4)现实意义:是实现强国富民之举;是增强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