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9:04: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中国公民在互联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微信等渠道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工具。有人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网上发表各种言论。”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解析

本题以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要求考生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评析题目中的观点。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说明了我国公民具有言论自由,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网上发表各种言论”的表述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公民在行使政治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作为公民而言需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不能只行使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所以答案是:①我国公民具有言论自由。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应该得到保护。②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公民在行使政治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不能只行使权利,而不履行义务,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①我国公民具有言论自由。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应该得到保护。②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公民在行使政治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不能只行使权利,而不履行义务,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