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官渡之战后,曹操挥笔写下了千古诗篇《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三如下图

材料四黄龙(孙权年号)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涅、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及影响如何?试评述他们胜败的原因。

(3)材料三图中A、 B、 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

(4)材料四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答案解析

(1)统一中国(2)赤壁之战   结果:曹操败,孙刘联军胜。影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原因:曹操:骄傲轻敌,曹军多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孙刘联军:将帅同心,指挥正确,战术灵活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魏国、蜀国、吴国。(4)孙权派卫温出使夷洲。台湾。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他“狭天子以令诸侯”,势力由小变大。200年,他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后又陆续消灭了北方其他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已近暮年的他准备南下,进攻南方的割据军阀,想完成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在208年的赤壁之战中,被南方的两大军阀打败,最后没能实现统一南北的愿望。(2)本小题考查的是赤壁之战。208年,南下的曹操遭到了孙权和刘备的对抗,双方在赤壁展开大战。从实力上看,曹军远强与孙刘联军,但曹军虽人数众多,兵士多为北方人士,水土不服且不善于南方的水战,将帅有骄傲轻敌思想,作为主帅的曹操接连中了对手的计谋;反之,孙刘联军虽实力较弱,但将帅同心,保家卫境决心巨大,联军同仇敌忾,文有能臣,武有强将,指挥得当,灵活使用计策等,最终孙刘联军以弱胜强,用火攻打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3)本小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局面。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即图中A处位置,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刘备死后,托孤给诸葛亮,由诸葛亮治理蜀国,经过几年的能力,使得四川地区和西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治理,即图中B处位置;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位于图中的C处,统治范围是图中的阴影部分,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4)本小题考查的是吴国与台湾的联系。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十分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领一万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夷洲即今天的台湾地区。吴国的丹阳太守根据将士的见闻,写成了《临海水土志》,介绍台湾的地理、风俗、民情等。卫温此行,大大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