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根据网民举报,筛选出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根据网民举报,筛选出2016年度十大网络谣言。“公交车、银行营业点、顺丰快递门店等成失联儿童守护点”“年收入12万以上是高收入群体,要加税”“引力波引发宇宙射线,靠近手机可造成伤亡”“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种出来的”等网络谣言入选其中。这些网络谣言大多耸人听闻,无不造成当事人的名誉和财产损失,造成社会混乱,危害极大。

材料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网络谣言的危害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为净化网络环境,我们青少年学生该如何做?

答案解析

(1)①制造、传播网络谣言,危害社会诚信;②损害社会道德,败坏社会风气;③扰乱社会秩序,容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④严重损害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 (2)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控制上网时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③善于利用网络学习,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测览不良信息,④在网上传播正能量,⑤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谣言的危害的认识,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网络谣言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所以网络谣言的危害,从影响社会诚信建设、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容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损害互联网的公信力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青少年怎样正确利用网络的认识,在净化网络环境中,作为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守网络规则、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网络的危害、传播网络正能量等,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