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班同学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分

题目描述

【题目】某班同学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18分)

第一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历史回眸。

材料一: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1949——1972》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具体做法(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材料二: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二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现实研究。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3)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请你说说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双边关系

 

答案解析

(1)做法:对中国进行封锁、禁运.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社会制度的对立。方针: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答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可) (2)变化:由敌对到谋求改善关系。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2点即可) 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2点即可) (3)关系:结束对抗,加强互信,合作共赢。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可以总结出封锁的措施;根据“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和“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联系所学可以总结出禁运的措施。美国对中国采取敌对措施的原因是二战后美苏争霸,美国企图称霸世界。针对美国的敌对,中国处于自身安全,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导向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2)从材料二中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以及材料三中的尼克松访华,联系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中美关系由建国初期的敌对,到七十年时期开始改善,逐渐走向正常化。美国之所以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可以从材料中总结出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等内容。(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从习近平的讲话可以归纳出中美之间应该加强互信合作共赢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