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中学生陈某,小时因父母溺爱,经常顶撞父母。上学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中学生陈某,小时因父母溺爱,经常顶撞父母。上学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缺交作业,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结识了些游手好闲的朋友,经常拿别人的东西不还,后来因携带管制刀具、试图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钱玩网络游戏,竟持械多次拦路抢劫,并致人死伤。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分析本案例中陈某的违法行为分别属于哪类?

(2)陈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

答案解析

(1)拿别人的东西不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携带管制刀具、结伙斗殴,是行政违法行为;拦路抢劫,致人死伤,是刑事违法行为。(2)①要慎交友,交益友,不交损友②增强自制力,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④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⑤认真学习,自觉加强品德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

(1)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可以看出,拿别人的东西不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携带管制刀具、结伙斗殴,是行政违法行为;拦路抢劫,致人死伤,是刑事违法行为。据此进行回答。(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对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的认识,从谨慎交友、杜绝不良行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要从小事做起、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习、自觉加强品德修养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